2009年9月27日星期日

棉兰景色












与大家分享之,望多多指教!

田园美景,海的呼声












美丽的景色是对生命的呼唤,蓝天白云,
绿草河流,感谢神赐给我们感官及感觉
可以思想,可以接触,自然的美感。



青青河边草-适耕庄特色
















特别喜爱拍摄大自然美景,也喜欢到处趴趴走,
享受神所创造的大自然,享受神所赐予的每一天!
青色,带给我无限的生机与盼望。有一种死灰复燃的感觉,


放慢脚步,偶尔停顿下来,欣赏美景及周围的一切人事物,

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会与众不同。










2009年9月25日星期五

陈幼莉:女性童年性侵犯与康复

笔者无意间找到此篇专文,也反复仔细地看了几遍,与此篇文章产生了共鸣,因为此课题 - 童年性侵犯对笔者来说不但只是新闻,而是与笔者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笔者的生活圈子中,有许多从未向人透露也从未寻求过帮助的受害者,在成年后的生活中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和障碍。笔者有幸成为他们的倾诉对象,但笔者只能扮演聆听的角色,看到此篇文章,心里感到无比兴奋,康复有望了!也许这不止是平日报章上的新闻而已,也是我们的亲身经历,有些发生在朋友、兄弟姐妹、亲戚、同学身上。于是,笔者针对此课题做些回应。
本文首先界定何谓童年性侵犯?其行为分类为何?作者尝试指出此侵犯与其他童年创伤的异同,并探索影响受创程度的因素,继而追溯女性因童年受性侵犯而在成年显露出来的影响,并从信仰与辅导角度探讨康复的因素。笔者认为先了解其根源后对症下药是个正确的方法,并且作者的角度是个全人医治的角度。
笔者总结童年性侵犯的定义为:让身心灵发展未成熟的儿童及青少年与任何人进行或尝试进行性行为或性活动,甚至性接触皆属于儿童性侵犯的范围。性侵犯行为分为三类:亲密接触性行为、一般接触性行为和非接触性行为。亲密接触性侵犯行为包括爱抚或亲吻儿童或侵犯者的性器官,以硬物插入儿童下体和性行为。一般接触性侵犯行为指触摸儿童身体、与儿童亲吻、拍摄儿童色情相片等等。非接触性侵犯行为包括与儿童一起观看色情电影,在儿童面前自慰、暴露性器官或性交,对儿童说淫亵笑话等等。在童年时期所遭受的创伤,若受到虐待或疏忽,都会带来即时或长期的影响,留下明显或隐藏的伤痕。
一般童年受创的成人常常会用一些防卫机制去处理自己的受虐经验。在与别人相处时,会不自觉地扮演躲藏者、任人欺凌者、无敌超人、迷失者、活动计时炸弹,或希望得到回报的助人者等角色。对所受的创伤难以向人启齿和寻求帮助,因为儿童对性认识不足或不清楚,不免会感到迷惘,不能分辨被性侵犯是错觉还是事实。在此事件中,受害者或其家人所想到的往往是个人及家庭的丑事,而忽略了侵犯者的责任。若侵犯者是受害者的亲属,就更为复杂了。可能为了维持家庭和谐而姑息了侵犯者,更加深了受害者的伤害。
受创程度则视年龄而定,年纪越小,则创伤越深。不单如此,也要视时间及频密程度、侵犯的方式、与侵犯者的关系、侵犯者的数目及性别、对事件的感受及了解、披露事件的方式及其他人对事件的反应都会影响受创程度。
接着,我们来探讨童年性侵犯对成年的影响,此事件将摧毁健康的自我观。长期的贬抑、欺压与否定令受害者不再拥有自我。这将造成离解反应,即不能充分运用感觉,连良好的感受也体会不来。还有,羞耻感、自卑与抑郁、不容易信任人、犹豫不决、矛盾不安、自我保护、苦待身体、错误的性观念和希望失调症。什么是希望失调症呢?即当孩子被一些应该保护与爱惜她们的人伤害,长大后很难掌握上帝爱她们的应许。由于希望周而复始地被粉碎,以至于无法相信所想望的真的能实现。
作者在康复因素上给予客观及可行的方式,她指出:作为小孩,受害人无需为事件负上责任,不过作为成人,就必须负责任地正视性侵犯所带来的影响,选择投入康复的历程,包括理解与化解“离解反应”、明白“受性侵犯不是我的错”、提升安全感及信任感、制止自毁行为、重新面对伤痛情绪、善待身体、更正错误的性观念与经验、建立人际联系与界限以及呼求天父不离不弃的爱。这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康复方法,在伤口敷药,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要重温当时的感受,但却是有必要经过的过程。
从性侵犯的创伤康复过来的历程虽然十分漫长,而且要处理的感受也十分复杂,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件可能的事。尤其是如果有了解性侵犯的助人者帮助,并且有健康可靠的信仰群体承载。受害者的确可以蜕变成为重生者,让我们装备自己成为这样的助人者吧!

神学与电影的关系:彼此丰富的途径

作者梅智理是个一生为电影着迷的人,将电影与神学挂钩是他努力的方向。本文的目的是从昔日清教徒的抵制谈起,并且为此辩解。
且看看他们反对的原因:
一、电影的题材,电影世界所呈现的是个凡俗世界,大部分角色都不是虔诚的基督徒。笔者认为也许他们觉得没有一个好榜样可以学习,反而会荼毒一些年轻人的思想。
二、电影在处理故事中的道德问题上,有不少含糊的地带。笔者认同此观点,因为观众将被这些含糊的思想搞糊涂,不能分辨对错,潜移默化地将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放入脑海内。
三、戏剧艺术的力量能引领我们暂时离开我们所熟悉的世界,而经验用其他方式去看和感受人所面对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这当中虽然有危机,却是值得冒险的。因为每个人站的位置及观点都不同,从电影中学习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并尝试以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看电影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性。
电影反映出社会的现实,有时藉着电影可以唤起人良心的觉醒,为受屈者伸张正义。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可以看见不同的观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笔者认为电影本身是属于中性的,其好坏之分就得看观众的品质与修养了。电影也能产生好的影响,因为电影可以引发深度的反省与行动。
笔者认同作者所说:电影是很好的资源,为我们带来娱乐和更新的力量。电影也拓展了我们的心灵,把我们领进自己永远无法认识的世界里,简单的说,即是进入了另一个想象中的世界。电影可以把人投进不同的场景里,而观众的思维和心灵被电影拓展得更为宽阔。
让电影发挥其正面影响力就得看我们如何检视这些电影。作者认为所有电影都与“人的景况”有关系。于是,我们可以用一些神学题目更深入地从影片探讨意义。笔者认同此观点,在一定的程度上,这是可行的。小组式的观赏电影,之后可以一起讨论,或者一家人一起观赏电影,长辈可以趁机教导晚辈,这是一种团聚的时间也是一个互相交流、彼此交换意见的时间。当然,我们也不能小看电影的负面影响力,选择电影是一门学问,好的电影不会否定情感所占的位置,但其聚焦点却是我们应注意的。电影让人看不到全面,而只将其焦点放在其中一个点上,就把真正的意义模糊了。人的情绪到了极限是有可能取代了理性,这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作者也在此文章中推荐了一些书籍,提供结合神学与电影的几个进路。笔者始终认为电影属于中性,端看我们怎么利用之,若是利用得当,就能发挥其正面影响力,也开阔我们的视野,并对各类各样的人产生同情和怜悯。反之,电影所散发的负面影响力将渗透生活每个层面,因为其直接影响人心及错误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不要小看戏剧艺术的力量,最好可以同时邀请几个人一起看,并一起分享自己对影片的看法与感受,这有助于彼此认识及从不同角度诠释电影。

钟志邦:政教分离是个神话?

本书作者钟志邦教授以问号的方式带出主题,其实是个反问句,从他所叙述的种种例子中得出政教分离是个最佳的方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笔者在此复述其论点并给予一些评论。
首先,笔者认为政教分离必须视其地理文化而定,有些国家可以很确切地将政与教分离并实施出其果效;相反,在某些以伊斯兰教或基督教当权的国家则很难将政与教分隔。原因是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神学和宗教生活上是比较“整体性”的(holistic)。那就是说,宗教信仰整体性包括了信徒思想,生活与行为的方方面面。信徒的政治与社会观和行为,可说是与他的宗教信仰成为“一体”,或是他的信仰的向外引申和表达。如此看来,政教分离对这样的群体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说来容易,但实际实施的话就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及挑战。
从所阅读的资料中得知,作者尝试以几个国家作为例子来探讨政教分离的课题,看到成功和失败的例子,笔者要从这观点去探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景教在唐代的中国衰灭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与政治的关系过于密切,因此,本身的命运也随着改朝换代而改变。这就是一个实际的例子,政与教合一时将带来的危机。第二,看看天主教的利玛窦又如何?他以接触政治高层及士大夫阶级为主,成为他在京城的“后盾”。原本要将福音带入中国,入京后才发觉中国“祭祖”文化与基督教的教导有所冲突,而做出了“适应”的策略。不过,真正实行起来就有一定的风险,或许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为一旦适应过度,将会导致所传播的“道”,失去了其核心或基要的特性或信息。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但是,对于这样的局势,适当的调整也是必须的。“礼仪之争”让笔者反思了几个问题,尤其是在尝试在国外传福音之际,所采取的行动及策略也要很小心。当教会为了向外传福音之际,有些就以品格塑造为桥梁,若是信誓旦旦地表明这与宗教无关,则会让后来的工作(收割)难以实施。因为父母亲一直都认为这与宗教信仰无关,那已经失去了原本举办品格塑造班的真正目的。
扯远了,回到政治与宗教的课题上,当“政”权是在“教”权之上时,“主权”就变成了一种问题。因为两者之间有利益互惠的关系,也互相依赖,很明显政治可以操控宗教的自由度。那么,就引发了一系列的争执。政教掺杂后的境况是,宗教还能纯粹地持守自己的立场吗?这是笔者认为政教合一的危机。反观,若是政教分离,新加坡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所处的环境也是一个因素,夹在印尼和马来西亚,两者皆以伊斯兰教徒居多的国家之间,其治国必须非常谨慎,新加坡采取的政教分离制度很值得参考。这维持了各宗教之间在新加坡的“和谐”。将宗教和政治划清界限,防止和禁止宗教介入政治的领域。
马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政治与宗教挂钩,以至于忽略了其他弱势群体及宗教,顾名思义是宗教自由,在某些群体宗教自由却是名存实亡的。而“政”与“教”的关联及依附,导致政教分离在马国几乎成了神话。这是笔者反思的结果。若是政教分离,除非有好的策略,例如:韩国的“民众神学”及新加坡的“维持宗教和谐法案”,马国是否也需要根据本身的情况制定一个可以让大家遵循的法案呢?顾及群体性的利益而非特定群体,并将宗教与政治分隔,这不是纸上谈兵而已,盼望有一天真的可以实现。

2009年9月23日星期三

景色如画

天空好像一扇窗户,从地上望上去的时候,得有些树枝遮掩,就能看见不同的景色,一望无际的感觉虽然也很好,但是有限的视觉也有其美感。




透光的树木,真不错!树枝的遮掩让光凸显出其光芒。




无意间拍到的景色,分不清晨昏。


沙滩、海浪。。让人想起童年踏浪的岁月。





灿烂的光芒令整个景色呈现不同的色彩。



开斋节反思

开斋节,也是公共假期,算是大家都欢乐的日子。
学院也放了两天假,计划好了实习过后要去适耕庄探访朋友及她家人,
于是,星期日崇拜过后就启程往目的地去,
炎热的太阳刺的我的眼睛难以睁开,还好是高速公路,可以开快一点。
岂知,就在我眼前浮现两辆车子,在刹那之间撞上了,而且翻了几个翻就真的四轮朝天了。
第一次亲眼目睹这么刺激又紧张的场面,整个过程才几秒钟,
前几秒钟可能车主还在想:“哇,太好了!我们一家人总算能回乡过年了。”
下一秒钟就因为别人的不小心而失去了意识,不知结果如何!
而且更夸张的是,整条大道空无一车,就只有这两辆车。我只在他们后面50米左右。
我的汗水滴落,把睡虫都吓跑了。这让我反思了一些事情。

一、平时开车都没有什么危机意识,就很自然地开着,到达目的地后也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一切都很自然,殊不知原来我分分钟都可能到达不了目的地。
二、高速公路很宽很广,照理来说相撞的机率应该不大,因为我开我的线,你开你的线嘛!可是眼前安全的境况其实是最危险的,因为没有危机意识,危险就存在。
三、发生车祸有几种可能性:自己不小小、对方不小心、双方都不小心。而这不小心随时夺走性命。
四、生命没有必然的事,很多都是神的恩典,因为公路(旅程)上充满着危机,很多是完全想象不到的,我看那位受害者从没想到隔壁那么多空的路他不开,竟然撞了上来。而那位当事人往往没想到自己可能只有三秒钟睡着的时间竟然酿成了大祸。

开学了,可是我的脑海中还在不断倒带,一直反复出现历历在目的案发现场,让我更加珍惜活着的每分每秒,还有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梁家麟:《专业精神VS专业主义:教牧的召命、品格与培训》

本章内容的作者是香港人,主要是以香港的处境来分析传道人如今所处的境况。笔者深感认同,反观马来西亚的教会,也逐渐在城市教会看到这样的趋势,事工在教会里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笔者将此形容为工具是有原因的:
首先,教会举办了形形色色的聚会及活动,目的就是要迎合每个人的胃口,吸引人来参加。
再者,事工成了接触人的工具,似乎没有了事工,神的国度就无法扩展,也许这是事实,但是笔者认为教会常常为了推展事工而忘了更重要的事,例如:群体的灵修生活、彼此建立真诚的关系等等。
还有,事工成了寻找专才的管道,教会开始选择专才,有恩赐的就在各自的岗位上火热事奉,那些比较低调的或没有什么特别才干的,就只有“坐”的份,因为觉得自己不如人,没有某某人那么有恩赐。
以上纯粹是笔者个人的观点,笔者认为真正的事奉乃是:“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歌罗西书三23)无论是谁,在神的眼中,每个人的位置及召命不相同,最重要的是在神给我们的位置上各尽其职,各尽己能,务求问心无愧。存着清洁的心、无愧的良心及无伪的信心来服事。
在城市教会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有恩赐的信徒或牧者通常较受落,也较受欢迎。信徒对本身的教会缺乏委身,可以为了某位著名的讲员或者吸引人的聚会不去崇拜,甚至转教会,成了兔子信徒,看到哪里适合就去哪里,到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去处,而没有考虑到教会的真正功能和意义。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而牧者的专业化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从作者的文章里看到传道工作专业化有三个原因,包括教会世俗化、平信徒神学教育的普及性及同工团队的多元化。传统教会秉持着属灵和属世清楚的界分,而传道人的身份和功能绝对是属灵的,于是他们的角色和位置是清楚的,传道人因知道自己的位置,界限分明,信徒多认为传道人的身份是神圣的,于是不敢对牧者有任何的不敬。今日的神学教育非常普遍,神学院都会举办一些短期课程或者部分时间的课程供信徒自由选读,并且鼓励每位信徒接受神学装备。信徒与准传道人在同一所课堂上课,这造成一个假象:传道人也只不过是宗教研究加上社工训练而已。套作者所说的:“传道教育的非神秘性,引申影响的自然是传道工作的非神秘性。”这是一个危机,造成信徒与传道人之间的冲突之源,因着信徒的不了解,空有脑袋的知识而无实际的经验,就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会。
笔者在想,为何信徒神学教育对教牧的身份和角色会构成威胁呢?压力源自何处?是牧者没有信心或是信徒的骄傲?每个人都有其局限与限制,连传道人也不例外。因为我们也只不过是蒙召的罪人。虽然如此,我们所领受的呼召与召命是一生的献上。而我们的身份是神的儿女,神既然选召我们,就必给我们力量去面对,而传道人必须谦卑自己,学习爱神爱人,切莫空有知识而无实际及真实影响人的生命,因为知识没有生命是死的,而有生命无论有没有知识都不会影响这生命。当然,有机会接受装备必须要竭尽全力去领受及学习我们所能学的。但更重要的是,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做圣洁的器皿,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传道人的品格是成败的因素,因为传道人的呼召具有专业性,具专业精神是必须的,即为了信徒的需要而攻克己身,为要作众人的榜样。然而,专业主义却是我们要避免跌入的圈套,因为这会造成传道人的雇工化、教会的公司化或机构化和传道工作的分拆支离。
若教会一味地满足信徒各种的需要而忽略或省略了神所教导的,则有将事工当作信徒的责任而非传福音,还有将吸引人来到教会而非领到神的面前,综合以上的观点,笔者认为教会要警醒祷告,彼此督责,真实的活出主的召命,而事奉不是单单给那些有专才的人,而是每位信徒都当各尽其职,竭尽所能地服事主。因为神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内心。只要有一颗愿意的心,神是厚赐百物的,也是凭己意赐下恩惠的,祂必能加添恩典及恩赐,让我们能在愿意之余领受神丰富的恩惠。那么,教会就不会本末倒置,传道人的身份和角色自然就不辨自明了。

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李熾昌:“希伯来《诗篇》与中国《诗经》对人性的想象”

作者欲以儒家与基督教对人性的概念建构来想象真实的人性。其实笔者认为此举只能作为参考,因为文化背景不径相同。然而,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儒家与基督教过去对此讨论都不能达到共识,因为文化背景意味浓厚,中国受儒家思想“德”的影响甚深,认为“德”是蒙福的管道。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可得知一二。

本文宗旨有二:
1)尝试透过阅读希伯来《诗篇》及中国《诗经》来考察并重新思考和想象人性课题。
2)以跨文本的诠释法探讨蕴含在基督教与儒家传统之中的人性理念与形象。

本文的论题是从哀歌的形式来探讨人性,为何用哀歌呢?因为诗经有十分之一属于哀歌形式,而诗篇也有大部分属哀歌。这证明了当人在面对社会不义和压迫时的无助、哀伤与痛苦时,亟需表达及抒发。没有人会忍气吞声,若有必要,忍是因为情势所逼,想活命,想要继续生存。于是不怨天,不尤人的教导压制了诗章里头的怨天尤人之势。同样的,基督徒强调罪得赦免,于是每一次的相聚都以欢庆为主。这也造成没有顾及有需要者的感受,我们只能与喜乐的人同乐,而不能与哀哭的人同哭。若能如圣经中所说:“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喜乐的。”那就更好了!生活不会总是喜乐的,端看我们怎么去面对及以何种心态去面对。本文以跨文本的方法:《诗篇》与《诗经》。作者也尝试从本文中巡视华人基督徒身份认知和建构。最后,宗教公共性的扩展也是本文的论题之一。

到底真实的人性又是如何的呢?只有耶和华监察人心,我们对人性的了解是片面还是全面的呢?要了解人性,有个很好的素材,就是自己,当诚实面对自己时,知道内心的丑陋及特点时,又能接纳别人的批评及看法,再加以整合,才可称配得了解人性。要不然,就只落得看见别人眼中的梁木,却看不见自己眼中的刺。这只是笔者的反思。当文化与信仰发生冲突时,身份的建构就是一个当务之急了。只有知道自己是谁,才能在暴风雨中站立得稳。文化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帮助了解不同的文化,并有助于彼此间的沟通与认识。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乃因为同样一本书由不同的人阅读却能产生改变的能力。所谓:“温故而知新”。读经典不止是读历史,而是可以让我们从旧时的事件牵引出现在或将来的省思。

诗表达了人内心真正的感受,选哀歌的原因是让人正视生活中的痛苦。当无可奈何的时候,所有累赘都被抛弃。什么“德”、“善”、“义”都被忘得一干二净了,因为要生存。当人到了尽头时,就是神的开始。若把诗限定在某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也未能反映出真实的人性。人是不断改变的实体,笔者认为活是一种艺术。人是不可靠的,善变又多疑。《诗经》里的诗反映出人性每况愈下的情景。儒家认为透过修行,可以保有完善的人性而不致陷落,这点有待质疑!人是有限的,也是软弱及堕落的,《诗篇》及《诗经》都有关于这方面的描述。

笔者在此做个总结: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都怕被人吃,拼命想要先下手为强。有权势的强者对无力的弱者形成的局面就是: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那么,社会上永远都有说不尽的苦不断上演着。就算换了多少的领袖,甚或精明能干的君王,也是于事无补。

谢品然:“圣经研究与公共神学”

久违了,千辛万苦还是搞不太懂文章的内容,还望大家多多指教。阅读此篇文章,内心不断出现问号,感谢主,小草在生长着,过程虽经波折,但总算发芽了,当然还在不断成长,还望大家多多指教,小草有很多缺乏的地方,但是小草深信只要根扎得深,就不怕暴风雨的侵袭。

谢品然尝试以圣经作为适切性的原则,应用于社会的宪法上。基于福音是普世性的,因此,圣经研究与公共神学密不可分。基督徒长期活在四面墙内,给人的感觉就是“又谈耶稣了”。而作者此项的尝试可以突破基督徒的框框,用比较开明及开放的角度与众人相处。有句话说:“无声胜有声”,在武侠小说里,最高的武功是:“无招胜有招”。基督徒不必一直标榜自己的身份,到处都戴着基督徒的帽子,而是以生活的见证去吸引及影响身边的人事物。这可以增进理解和沟通,因为没有隔阂。

神学与圣经对历代以来的人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影响着教会的发展。且看圣经中怎么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简而言之,圣经是神主动启示的,有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的功能,其目的是让属神的人得以完全,能够预备行各样的善事。笔者认为除非人受神的灵感动及带领,否则研究圣经和研究其他经典没有分别。

谢氏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但笔者仍然认为福音对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一16-17)”而福音本身也有其公共性,就是神乃愿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笔者认为在建立公共神学的当儿,不要忘记福音的本质及传福音的需要。若没有听道的,哪来的信道?没有传道的,也无法听道?那么若是不信道,岂能明白道呢?这只是笔者提出的一些疑问,在整篇文章中,似乎将福音撇在一边了,于是生发出这样的疑问。

神是创造天地的主,祂铺张全地,将星宿安置在正确的位置。祂创造人,为人设立界限,每个位置都有神的眼目遍察,神不单是全人类的主,祂也针对细微的事。笔者所认同的公共神学是:
1)指出公共可以共享之真理。(这是赞同作者之见)
2)从信仰角度去回应这时代所面对的问题。(维持妥协及站稳是个很大的问题及挣扎)
3)以开放的态度与周遭的人交往,交流。(个人生活见证及与神的关系非常重要。)
据笔者浅见,公共神学的用意应该是探讨信徒与社会之关系,如何作光作盐是个可以不断思考的问题?但笔者认为,据圣经所说:“你们世上的光。。。;你们世上的盐”。这个字已经表达了我们的身份,不必刻意作什么,就是自然的发挥你的才干与恩赐,你的生命自然可以影响周遭的人。

神是不偏待人的,君王犯法,与庶民同罪。信徒也只是蒙恩的罪人而已,人不能以理性去质疑神的智慧。从整个创世历史-巴别塔-亚伯拉罕事件看来,整个局势有很大的转变。亚伯拉罕是一个拣选的典范,整个呼召带给笔者的反思是:离开旧有的模式与框框,进入新的信心之旅。其中带着应许及盼望,还有选择与祝福。

因此,公共神学的任务是建构一个可以面对复杂社会中的道德问题的论述,以及处理神学在社会中所应有的角色。三共: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生活目标就成了国民共有之归属感。神的真理是叫人得以自由,在立国精神里,“民主”、“自由”与“公共空间”似乎成为契约的中心,实际上,真正的中心在于与神立约,因为神是无所不在的,只有真实体验到此真理,生命才可真正被改变,不然,宪法只是一种束缚及理想。

以上是笔者的疑问及关心,如有错误之处,请大家多多见谅。谢谢!

2009年9月2日星期三

缺乏与限制

最近常感觉疲累,有种无力感,
力不从心之感,不过感谢神,让我完成了原以为完成不了的。
阅读周让我有了一个透气的机会。
去了巴生一趟,享受亲戚朋友的款待,
享受巴生美食,还有朋友们的亲切问语,感觉真不错!
让我原本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
此段空档是赶功课的好时期,但我没有强迫自己,
有一些小小计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至少有赶上进度,
不过对一些不熟悉的课题还是有些吃力,
有种逃避的冲动,但最后还是选择面对,
学习是种挑战,人都是不愿改变的,尤其是踏出舒适区,
其实知道自己的缺乏与限制,也有试过方法补救,
可是所花费的时间令我咋舌。
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的容量不同,
神造不同容器,有不同用途,
器皿可以尝试盛不同容量的水,但一到了器皿的顶端,水就自动流了出来,
虽然很有挫折感,为何不能承载更多?
感谢神,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我的恩典就是在你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你的生命在我手中,耐心学你所能学的,靠着我加给你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我知道你的缺乏和限制,不必担心,我所给的担子必不超过你所能担的,
只要将你的心完全归我。”
于是,我心安静,做好自己的本分,其余的交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