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李熾昌:“希伯来《诗篇》与中国《诗经》对人性的想象”

作者欲以儒家与基督教对人性的概念建构来想象真实的人性。其实笔者认为此举只能作为参考,因为文化背景不径相同。然而,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儒家与基督教过去对此讨论都不能达到共识,因为文化背景意味浓厚,中国受儒家思想“德”的影响甚深,认为“德”是蒙福的管道。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可得知一二。

本文宗旨有二:
1)尝试透过阅读希伯来《诗篇》及中国《诗经》来考察并重新思考和想象人性课题。
2)以跨文本的诠释法探讨蕴含在基督教与儒家传统之中的人性理念与形象。

本文的论题是从哀歌的形式来探讨人性,为何用哀歌呢?因为诗经有十分之一属于哀歌形式,而诗篇也有大部分属哀歌。这证明了当人在面对社会不义和压迫时的无助、哀伤与痛苦时,亟需表达及抒发。没有人会忍气吞声,若有必要,忍是因为情势所逼,想活命,想要继续生存。于是不怨天,不尤人的教导压制了诗章里头的怨天尤人之势。同样的,基督徒强调罪得赦免,于是每一次的相聚都以欢庆为主。这也造成没有顾及有需要者的感受,我们只能与喜乐的人同乐,而不能与哀哭的人同哭。若能如圣经中所说:“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喜乐的。”那就更好了!生活不会总是喜乐的,端看我们怎么去面对及以何种心态去面对。本文以跨文本的方法:《诗篇》与《诗经》。作者也尝试从本文中巡视华人基督徒身份认知和建构。最后,宗教公共性的扩展也是本文的论题之一。

到底真实的人性又是如何的呢?只有耶和华监察人心,我们对人性的了解是片面还是全面的呢?要了解人性,有个很好的素材,就是自己,当诚实面对自己时,知道内心的丑陋及特点时,又能接纳别人的批评及看法,再加以整合,才可称配得了解人性。要不然,就只落得看见别人眼中的梁木,却看不见自己眼中的刺。这只是笔者的反思。当文化与信仰发生冲突时,身份的建构就是一个当务之急了。只有知道自己是谁,才能在暴风雨中站立得稳。文化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帮助了解不同的文化,并有助于彼此间的沟通与认识。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乃因为同样一本书由不同的人阅读却能产生改变的能力。所谓:“温故而知新”。读经典不止是读历史,而是可以让我们从旧时的事件牵引出现在或将来的省思。

诗表达了人内心真正的感受,选哀歌的原因是让人正视生活中的痛苦。当无可奈何的时候,所有累赘都被抛弃。什么“德”、“善”、“义”都被忘得一干二净了,因为要生存。当人到了尽头时,就是神的开始。若把诗限定在某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也未能反映出真实的人性。人是不断改变的实体,笔者认为活是一种艺术。人是不可靠的,善变又多疑。《诗经》里的诗反映出人性每况愈下的情景。儒家认为透过修行,可以保有完善的人性而不致陷落,这点有待质疑!人是有限的,也是软弱及堕落的,《诗篇》及《诗经》都有关于这方面的描述。

笔者在此做个总结: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都怕被人吃,拼命想要先下手为强。有权势的强者对无力的弱者形成的局面就是: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那么,社会上永远都有说不尽的苦不断上演着。就算换了多少的领袖,甚或精明能干的君王,也是于事无补。

2 条评论:

  1. 结论想要表达的是....?

    回复删除
  2. 老师,这一方面还请你多多指教,
    写到最后不知怎么继续下去了,
    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呢?
    对此篇文章我也觉得非常吃力,读了很多遍,还是不太明白,可不可以再写过啊?

    回复删除